注意!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谣言” 同样触犯法
“言论的自由”不是“情绪宣泄的自由”,对于他人或特定群体,均不得以言语上的辱骂或讽刺进行名誉侵权,这是最基本的法治要求。
“Hello,各位,我要离开公司了,老板洗钱、骗钱,工资大概只能发到4月,大家早做准备吧。”
上海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李某在公司微信群里发了这条信息。老板得知后,以其散布谣言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将其解雇。随后,双方因劳动合同赔偿金争议上诉至法院。日前,上海浦东新区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该解雇行为合法,公司无须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2017年7月28日《法制日报》)。
只因在微信群里口无遮拦地散布涉嫌侮辱老板的谣言,不但被解雇,而且还在索取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诉讼中败诉,这名企业高管确实“郁闷”至极。尽管法院的判决没有认定这名高管的言辞侵犯了企业老板的名誉权,而是以其违反了公司员工手册的规定判决公司解雇行为合法,但案件所透露的这名高管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法律意味,已不言自明。在笔者看来,法院没有对这名高管的不适谣言追究名誉侵权责任,只不过是遵循了“不告不理”的诉讼原则。如果公司老板要追究其名誉侵权,恐怕这名高管还要惹上一场名誉侵权官司。
近年来,在微信群里乱放厥词而惹上名誉侵权官司的案例并不鲜见。一些人之所以肆意在微信群里口无遮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微信群是虚拟的自由世界,言论不受约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诚然,微信群形式上属于特定群体的“自留地”,但微信也是网络的一个子集,在互联互通的网络世界,本质上还是属于公共空间,只不过这种公共空间的人群相对特定而已。在公共空间信口雌黄,以侮辱性的语言或谣言对个人或特定的群体进行人身攻击,显然为法律所不容。
同时更要明白,无论是在传统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言论的自由”不是“情绪宣泄的自由”,对于他人或特定群体,均不得以言语上的辱骂或讽刺进行名誉侵权,这是最基本的法治要求。如果言语的辱骂或讽刺符合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就会涉嫌违法,进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即使是在网络空间,也不能僭越法律的底线而任性对他人或特定群体实施名誉上的侵权行为。
微信不是法外之地,不负责任地发布诋毁他人的言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这名高管“祸从口出”被公司解雇,并在劳动合同赔偿金诉讼中败北的教训,对于那些在微信群里大放厥词的人而言,不啻于一个明确的警告:管住自己嘴巴,千万不要胡说八道。否则,法律的沉重代价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什么是谣言?
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谣言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的谣言触犯的法律规定不同,其行为的性质有所区别,应受的惩罚也不一样。
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发布或分享谣言要负什么责任?
刑事责任,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编造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行政责任,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我不是原创,我只是转发,情况一样吗?
很多微信用户有这样错误的认识,面对各种虚假信息,如果我感兴趣或者是出于好奇,只是转发一下,应该不会构成违法犯罪。所以,多数微信用户都会在没有经过任何核实的情况下转发一些消息。微信是网上的公共场所,虽然对象是特定人群,但在公共场所如传播谣言、虚假信息,自己未经核实,也属于违法,严重的可能涉嫌犯罪。
怎么样才能避免转发谣言?
首先要按照自己正常的文化水平进行一个科学判断,甚至要进行核实,经过核实这条信息是真实的,我们进行转发不会涉及到法律责任的追究。如果是这个信息来源没有保证,我们个人又难以把控的情况下,建议就不要转发或分享了,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互联网群主有责任么?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提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谣言止于智者,每一位使用微信的用户,都应当树立责任意识,保留一份独立的判断力,重视手中的“发布”和“转发”按键,让“微谣言”止于你我之手,净化“朋友圈”,拒绝“微谣言”,应当也必须从你我做起。